首页 科技 智慧工地 绿色施工 苏州华贸中心项目蕴藏了哪些高科技?

智慧工地 绿色施工 苏州华贸中心项目蕴藏了哪些高科技?

日前,苏州华贸中心C区项目裙房完成整体结构封顶,苏州华贸中心项目部分楼栋大面幕墙已崭新亮相,预计明年年初迎来主体结构封顶,正式营业。

效果图

该项目由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总承包公司承建,作为苏州市“智慧工地”的典型范例,近年来,中建八局不断增强BIM、大数据、智能化、物联网等信息技术集成应用能力,实现了提质增效、绿色安全的建设目标。

扫码可追溯施工进度、无人机安全监测施工现场、智能机器人清扫扬尘……走进苏州华贸中心项目工地现场,随处可见的是智慧施工、绿色科技的影子。

中建八局总承包公司第四分公司总工程师张双龙介绍,传统工地主要依赖人员管理,施工效率较低,各类进度统计不明晰,可能会存在质量和安全的隐患,而“智慧工地”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通讯和智能设备对施工安全、质量、工程进度一体化管理,对于减少人员投入、提高现场作业效率、加强施工安全管理有很大帮助。

“就比如引进吸尘式智能清洁机器人‘上岗’,就大大提高了施工环境维护的效率。”张双龙说,传统工地扬尘四起,有了清洁机器人,就可专门攻克建筑工地地面灰尘、砂石、碎渣等颗粒物,效率能达到人工的8-10倍,一天能清扫2000平方米,从而替代清洁工人完成现场尘土清扫工作。

智能机器人应用

除了机器人“持证上岗”外,无人机点云实时监测,确保过程作业精度;超高层新型液压爬模技术实现操作平台一次组装,应用到顶……这些技术的实现离不开BIM(建筑信息模型)智慧工地管理平台的加持。

一块大屏幕就能呈现整个工地的建设场景,一部智能手机就能实时监控施工全过程。

“BIM技术就如同我们的脑和眼,能够让我们脑聪目明、高效统筹。”项目BIM经理孙孟尘解释,该项目基坑17.85-18.54米,总开挖量约44万立方米,属深基坑项目,同时地质复杂,再加之工期紧张,综合考虑项目体量与技术难度,按常规投入与施工工艺工序测算,土方开挖及支护阶段需要工期154天,利用BIM可视化技术,对土方开挖进行方案模拟,合理调整现场施工布置和机械行径路线,合理安排施工节奏,可节约工期约25天。

  BIM+智慧工地应用

“这项技术贯穿施工始终,进场前,可利用BIM技术开展建模分析,模拟项目建设全过程,及时制定施工预案,提升后期施工生产效率,确保建造质量,降低建造成本。”孙孟尘说。

施工阶段,BIM的精准性作用也更为显现,小到砖缝的间距、大到工程的进度,BIM技术还可实现建设进展的实时更新。同时,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全天候视频监控、环境监测系统、塔吊安全监控系统等实现对工地人员、车辆、消防、环境等智慧化管理,从源头上减少工地安全隐患,为工程建设戴上“安全帽”。

此外,为积极响应国家“双碳”战略,中建八局积极践行节能降耗、节约资源、绿色施工理念。

将泥浆灌入机器,一边生成的是泥饼,一边分离的是清水。泥饼可以用作工地路面回填,清水可以用于施工拌浆和场地清洗。“这项技术是泥浆分离技术,可以实现废弃物双循环利用,分离的泥饼比较硬实,产生的循环水经过酸碱度中和,可以直接使用,泥水分离技术将大大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提高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项目执行经理刘昕解释道。

不仅如此,该项目还在雨水回收上做“文章”,通过雨水回收池无功率补偿装置,实现整个项目的雨水回收利用,产生的中水可用于绿化、冲厕、路面冲洗等,从而达到绿色节能环保的要求。

刘昕说,从计划预案到施工建设,作为绿色工地的践行者,中建八局始终将“双碳”和环保理念贯穿于工程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全力推进智慧工地、绿色工地建设,助力建筑行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中建八局:徐经纬)

环球经济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