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健康 蜂疗“国医湘情”祖湘蒙 陈氏蜂疗的传承与发扬

蜂疗“国医湘情”祖湘蒙 陈氏蜂疗的传承与发扬

  蜂疗是蜂刺疗法与蜂产品医疗的总称。我国将蜂产品用于人类医疗保健的历史悠久[1],《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365味药材当中,就将蜂蜜、蜂蜡和蜂子列为上品,其后历代医学典籍中多有论述,各代文人的大量著名诗文中也记载着民间应用蜂产品于医疗、养生、保健的实践。国外利用蜂产品也很早,据载1700年前古罗马及西欧的查理曼帝国、俄国沙皇等,均有将蜂产品用于医疗保健的实践。蜂刺疗法,其有据可考的历史,可追溯到古代的希腊、中国和埃及,但受到现代医学的关注与重视则是近现代的事。

云图片

  陈氏蜂疗法自陈氏先祖于康熙年间创立以来,随时代更迭,辗转各地,于上世纪初期迁延至湖南省郴州市,并在此落地生根。陈氏蜂疗法源于自然,将药、针、灸三效融为一体,以中医为基础中西结合,形成了蜂疗特色疗法的独立的医疗体系。是当今中医诊疗领域传承时间久远、临床诊疗较完善的蜂疗手段。

云图片

  蜂疗既是一门古老的医术,也是一门新兴的学科,蜂疗一直在继承中不断累积与发展。陈氏族人开始涉足养蜂业,并开始尝试以蜂产品入药及简单的蜂刺疗法行医。陈氏先祖陈加官在深入探究传统中医学理论,特别是中医学中相关蜂疗技法与蜂产品药性相结合,利用蜂刺与蜂产品入药联合应用的蜂疗法在民间行医,此后蜂疗法一直在家族中传承,从康熙年间历经数代至今。

云图片

  为了更好地传承与保护这一中医药文化遗产,陈氏蜂疗法传承人摒弃“古法密不外传”的传统观念,积极推动陈氏蜂疗法以家族代序传承向团队传承方向发展,使其得以更好的传承保护及发展。经第九代陈伟之子陈剑峰的继承创新,其女陈海燕、女婿祖湘蒙承其术并创其新。

  陈海燕,少得祖父传授家学,后随父行医,深研陈氏蜂疗法;祖湘蒙,父母皆为医生,早年从商,后承家学,渐有小成,而立之年得陈伟先生赏识,授以蜂术,后随陈剑锋先生行医各地,在两人的努力下,2016年陈氏蜂疗法顺利成为第四批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建立了中医蜂疗标准,推动陈氏蜂疗技术的多方位应用,并进行陈氏蜂疗养生保健产品的开发,建立了陈氏蜂疗法养生基地,在陈氏蜂疗法的传承、推广与发展上做出积极的贡献。

云图片

  祖日聪、罗旭、万海英、郭神国,是陈氏蜂疗法从家族传承向团队传承一代,这一代随陈海燕、祖湘蒙夫妇学习蜂疗技艺近十年,现已具备运用陈氏蜂疗法进行疾病诊疗的能力。

  中医蜂疗指基于中医药理论,利用蜂针及蜂产品与中药配伍,进行医疗保健的诊疗过程。其与中医学、中药学紧密结合,形成的独特风格的蜂疗理论体系与临床疗效的蜂疗学。其中中医蜂针疗法是以中医经络、脏象学说为理论基础 , 将活蜂针从蜂体取出作为针具 ,运用不同的技法和不同的刺激强度循经络皮部和穴位针刺以防治疾病[10]。

  陈氏蜂疗法利用蜂刺方式治疗疾病的过程,整体上又分为皮试测敏、蜂针适应与疗程诊治三个阶段,先以蜂针浅刺,验证患者身体是否具有蜂毒过敏反应,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再根据病情程度确定诊治疗程,同时按照家传秘方内服,综合施用,形成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功效。

云图片

  中医传统养生文化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在形成和发展中融合了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内容,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结合长期的临床实践,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独特的养生理论和传统的养生方法。蜂疗养生法是中华自然养生疗法中的一枝奇葩,是利用蜜蜂及药食两用的蜂产品,供人体医疗、保健、康复的专业学科。

  陈氏蜂疗法运用中医治未病理论,研制了多种的蜂疗产品用于养生保健,并采用“四结合”特色蜂疗养生保健法(蜂疗与中药、蜂产品内服与外用、整体与局部、内在与外表)进行全方位的陈氏蜂疗养生保健。例如美容,中医美容大多防治并举,除了从根本调节脏腑机能达到美化外在容颜,再就是为了达到健康和延缓、减轻衰老的健康长寿之意的中医自然疗法,也大多都有美容的效果[24] 。

  故而陈氏蜂疗法的蜂疗美容是基于医疗的角度,通过中医辩证论治调治,合理运用蜂疗与中药的结合,注重内服外用蜂产品的有机结合,坚持整体与局部,内在与外表的结合并重,内调脏腑补益肝肾,外润肌肤调合腠理,达到真正中医美容的目的。

云图片

  祖湘蒙,郴州陈氏“蜂疗”第十代传承人,家中世代从医,作为陈氏“蜂疗”的第十代传承人,他和妻子一起经营着祖传的“蜂疗”事业,一做就是30年。祖湘蒙曾感慨:陈氏蜂疗法作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是当今中医蜂疗领域传承时间久远、临床诊疗较完善的蜂疗法。凝聚几代人心血的蜂疗事业值得更多的人去继续和发扬。为了弘扬和发展中医药文化,丰富完善诊疗体系,推广生态、环保、健康、积极的生活理念,祖湘蒙还将继续倾注全部的精力,将这份国医湘情传承下去、发扬下去,经久不息,造福更多的人群。

云图片

  (本文观点和理论节选自湖南中医药大学D170430-陈氏蜂疗法的源流与传承文献)


环球经济周刊